外阴平滑肌瘤

外阴平滑肌瘤

概述:外阴平滑肌瘤(vulvar leiomyoma)是由平滑肌细胞组成的皮肤良性肿瘤。如肌瘤小,可无任何症状,如肿瘤过大,则产生外阴下坠感,甚至影响活动与性生活。

流行病学

流行病学:发生在外阴部的平滑肌瘤是相当罕见的,但它和子宫平滑肌瘤有相似的地方,如好发于生育年龄的妇女。

病因

病因:外阴平滑肌瘤是来自于外阴勃起组织平滑肌或圆韧带平滑肌。

发病机制

发病机制:肿瘤大小不一,文献报道平滑肌瘤,直径为1~11cm,质地坚硬,有包膜。质地决定于纤维组织的多少及有无变性。一般为单个性,位于阴唇或阴唇系带的皮下,基底广而无蒂,可活动。肿瘤大小不一,切面为实质性肿瘤。镜下见梭形平滑肌细胞呈纵横交错、平行或漩涡状排列。核大小形态基本一致,核周围有晕状空隙肌束之间有纤维间质。细胞质呈伊红梭长形,两端钝圆呈哑铃状,肌纤维束排列紧密,呈灰白色带有光泽。偶尔可见局灶性的出血坏死。在妊娠期,外阴的平滑肌瘤特别容易发生黏液样变性。
    病理学可将其分为细胞丰富性、上皮样、神经鞘瘤样和合体细胞性等类型,其中上皮样型平滑肌瘤具有侵袭性和易复发特点。常伴退行性变。

临床表现

临床表现:患者一般无不适症状。有时会感到外阴下坠感,也有患者因自己发现外阴肿块而就诊。发生部位以大阴唇最多,阴蒂及小阴唇也有发病。其表面光滑、质硬、突出于外阴皮肤表面或呈蒂状赘生。妇科检查发现外阴部实质性肿块,边界清楚,可推动,无压痛。
    临床上有两种形式:一种表现为隐藏于组织内的结节,往往没有什么症状,仅病人自己感到局部隐隐有一小肿块而已;另一类表现为有蒂的或凸出于皮肤表面的块物,性交困难,行动不便等。文献报道阴部最大肌瘤直径可达10cm(图1)。

并发症

并发症:有并发肉瘤变的可能。

实验室检查

实验室检查:分泌物检查、宫颈细胞学检查、肿瘤标志物检查。

其他辅助检查

其他辅助检查:组织病理学检查。

诊断

诊断:外阴部的肌瘤诊断比较容易,主要根据其局部表现及病理检查,往往很小就被发现。然而重要的是排除肉瘤变,外阴部肌瘤的肉瘤变与下列因素有关:
    1.肌瘤的大小  外阴部的肌瘤一般不大,直径很少超过5cm。根据Tavassoli的资料,肌瘤直径超过5cm,肉瘤变或复发的机会就较多。
    2.肌瘤轮廓是否清楚  若肌瘤周围的假包膜清楚,则恶变的机会不多。相反周围有浸润,肌瘤边界不清,则恶变的机会增多。
    3.核分裂的频度  细胞分裂越多,恶性变的机会也越大,如果在10个高倍视野中有5个以上的分裂象时,则可以肯定为肉瘤变。
    4.富细胞的程度  富细胞并不代表肌瘤恶变,但可表示细胞增生活跃,可以说是肉瘤变的前驱变化,必须慎重对待。

鉴别诊断

鉴别诊断:
    1.外阴纤维瘤  外阴纤维瘤与外阴平滑肌瘤的形态相似,质地均硬且易活动。依据病理检查可以确诊。
    2.外阴颗粒细胞性肌母细胞瘤  该瘤为质硬结节,无明显包膜。镜下见瘤细胞呈圆形或多角形,含嗜酸性颗粒。
    3.外阴平滑肌肉瘤  外阴平滑肌瘤短期生长快,肌瘤边界模糊,活动差,警惕有肉瘤变可能,应予重视。

治疗

治疗:治疗原则为手术治疗,手术切口一般采用与小阴唇平行的梭形小切口,大小以能完整切除肿块为标准。浅表或有蒂肌瘤,局部切除即可。若肌瘤在较深部位,则可切开包膜将肌瘤剜出,这样出血较少,可以不动包膜。但如包膜不清、肌瘤周围有浸润或冷冻切片细胞分裂活跃,则应做稍广泛的女阴切除。此外,平滑肌细胞有上皮细胞样变化者,不论是局灶性的还是广泛性的变化,也不论肌瘤的大小,都要有足够的切除,不能仅做肌瘤剜出,因为此类肌瘤,极易复发。切除之组织物送病理检查。

预后

预后:有恶变的可能。

预防

预防:定期体检,做到早发现、早治疗、做好随访工作。

轻触这里
关闭目录

目录

Copyrights 2005-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